大众网记者王文文通讯员林鹏报道,肩关节是人体最为灵活的关节之一,然而其复杂的结构也使得肩关节成为疼痛的高发区域。统计数据显示,约有16%—26%的成年人因肩痛就医,其中60%的肩痛源于肩袖损伤,这与大多数人所熟知的“肩周炎”并不相同。为此,鄄城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将从肩关节的解剖、常见病因、诊断治疗及日常防护等多个方面,深入解析肩痛的成因。
肩关节的解剖与结构
肩关节的构成由肱骨、肩胛骨与锁骨三部分组成,其周围包裹着肩袖肌群(包括冈上肌、冈下肌、小圆肌和肩胛下肌)、韧带、滑囊等结构,整体呈现出“悬吊系统”的特征。这一结构设计不仅允许手臂进行大范围的活动,同时依赖于软组织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。肩关节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使其容易受到损伤,比如,长期重复的过头动作(打羽毛球、游泳等)或外伤可能导致肩袖肌腱磨损或撕裂。
肩痛的多样化原因
肩痛的成因众多,需综合考量疼痛的部位、活动受限的情况及伴随症状。常见的病因及特点包括:
- 肩袖损伤:占比约60%,表现为肩外侧疼痛,夜间加重,上举或外展时感到无力,严重时需健侧手辅助抬臂。
- 肩周炎(冻结肩):占比约15%,多发于50岁以上女性,呈现肩关节僵硬、主动与被动活动受限,夜间疼痛明显,病程通常可自愈(约1-2年)。急性期以止痛为主,慢性期则结合牵拉训练恢复活动度。
- 颈椎病或内脏疾病放射痛:颈椎病可能伴随颈部僵硬及手臂麻木,肩关节活动范围通常不受限;内脏疾病如心肌梗塞可引发左肩剧痛,而胆囊炎或胆结石可能引射至右肩。
- 钙化性肌腱炎:此病症会导致肩部突发剧痛,可通过X光观察到钙盐沉积,冲击波治疗效果显著。
肩痛的日常防护与管理
专家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以缓解和预防肩痛:
- 避免久坐头低:确保电脑屏幕与视线平齐,每隔1小时活动肩颈部。
- 科学锻炼:如进行钟摆运动:弯腰90°,让患臂自然下垂并画圈以放松肩部;手指爬墙:面向墙壁,手指慢慢上移至极限并保持,逐渐增加高度。
- 注意营养与保暖:补充钙、维生素D及Omega-3,避免肩部受凉导致炎症。
肩痛常常是身体发出的“预警信号”,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病因。为了有效打破“疼痛—活动受限—肌肉萎缩”的恶性循环,需准确识别疼痛来源,结合科学治疗与日常防护。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务必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。借助long8的专业指导,提升您和您家人的健康意识与生活质量。